1、檢查
定期檢查電爐及控制器各接頭的連接是否良好,局部熱線是否有松動,交流接觸器的觸頭是否良好,發熱元件在爐內的位置是否合理正確。為確保測量精準,每年需校正溫度控制儀的測溫表。燃燒爐檢查燃燒料溫度、爐溫、燃料壓力等測控儀表的準確供風管路、排煙管路、燃料供應管路密封性。
2、工作環境
電爐和控制器必須要在相對濕度不超過85%,沒有導電塵埃、爆炸性氣體和能破壞金屬絕緣以及電子元件的腐蝕性氣體的場所工作。控制器的工作環境溫度限于10°—50°。
3、燃燒系統
燃燒爐的燃油、燃氣管路應避開高溫及容易碰撞的地方,最好是架空布置,也可以埋在地下但應避開爐門口、流槽、鋁渣堆放處、排煙口及煙道附近區域。對燃油熔爐的燃燒器,定期清理油箱與油泵之間的籃式過濾器,可保持燃油順利到達油泵,并可降低潛在的部件失效可能性。還要檢查過濾是否有過量磨損或損壞跡象。對于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燃燒器,檢查主氣源調節閥以確保線路完好,確保燃氣供給系統正常,無漏氣現象。電阻爐應保持爐膛內清潔,對爐內的金屬氧化物、熔渣和雜質等應及時清理,裝卸工件時需謹慎,以防破壞硅碳棒。
4、爐襯
爐內襯應該按一定時間間隔經常檢查以防止耗盡。冷卻后應檢查爐內襯,爐襯厚度經磨損小于65-80mm時,必須維修。當發現爐襯有局部脫落現象時,特別是豎爐接縫處的磨損,應立刻修補,不能任其發展,否則會導致保溫效果下降、耗油增加甚至燒壞爐殼,使設備無法使用。
5、爐門
每工作兩個星期檢查一次,當發現爐門密封不嚴時應及時更換其密封槽中的纖維棉,以防爐門因漏火而變形開裂,導致爐門無法關嚴而產生惡性循環,以導致爐門很快燒壞。爐門觀察孔處只有調節與觀察和測溫時打開。
6、涂漆
熔爐底部地平面上不可積水,以防潮濕腐蝕。定期對熔爐內外進行檢查,檢查完畢后可以著水面涂熔爐底漆,以防腐蝕。熔爐及爐底底座每年至少油漆一次。

